发行人:西区医院 发行时间:2022-06-29 14:48:04 点击数量:
一个检测核酸的动作,在各种不同的时间,不同的人面前,被重复了无数次。无数根被医护人员举起又放下的棉签,无数次被消毒过的双手,是他们保证了核酸检测的高效运行。哪里有疫情防控需要,哪里就有医务工作者冲锋在前的身影,而何富丽就是白衣战士抗击一线的一个缩影。
何富丽,是一名有着12年护理经验的护士,从业以来,她热爱工作,不断学习专业知识、掌握新技术。先后获得了两项实用新型专利和“团结向上优秀女职工”、“重庆市医师协会护理个案一等奖”等荣誉,经过12年的的积累沉淀,现成为发热门诊护理团队的中坚力量,担任急诊医学科发热门诊护理团队组长一职。
2020年春节那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何富丽作为接触九龙坡区第一名阳性确诊患者的密接人员,她自觉在家隔离,因此没法如愿请战武汉前线。病毒没有在她身上留下痕迹,却在她心中埋下了一颗种子。
今年春节前夕,疫情再度来袭,发热门诊急需支援,何富丽顾不上怀中嗷嗷待哺的孩子,主动请缨出战前线。在护士长万丽的细心指导下,短短2天内她就熟悉掌握了疫情防控的各项工作要求,人员调配分工以及各类数据收集上报的流程、制度,承担起了采样点的协调,统筹和执行工作。
怀揣着对防疫任务的认真负责,何富丽始终以“等不及”的工作态度处理手头的各项工作。每天醒来第一件事就是汇报核酸相关的各类数据,到达采样站点之前就穿戴好密不透风的防护服、护目镜、口罩、医用橡胶手套,全副武装的背后是各种不便和行动受限。但这并不影响她核酸采集的精准度和娴熟度,一个窄小的窗口,她每天探出,擦拭,保存一整套动作反反复复,每天都要上演几百甚至上千次,一天下来,右胳膊累得又酸又痛,甚至已经放射到右肩背区域。
每天核酸采样的相关事物琐碎又繁杂,何富丽总是从严要求自己,大事不糊涂,小事不马虎。手机24小时开机随时待命,等待调配安排,有时凌晨两三点也会接到各级领导、同事、咨询人员等各类电话,“遇到全员大采样,就是我们最辛苦的时候,经常需要连续作战48小时不休息,遇到大风大雨,全身淋湿不说,连采集点的帐篷都会被掀飞,虽然辛苦但也心甘情愿。”何富丽表示:“只要投入到工作中,人就跟打了鸡血似的,注意力完完全全放到工作上,会忘记自己的疲惫。”
做完最后一个采样,她还要延长更多的工作时间,再次核对当天所有的采样信息、收拾样本、清理“战场”、汇报数据……事无巨细,保“质”保“量”。领略过深夜的寒风,凌晨的曙光,也体会过核酸采集点的“十二时辰”。每天高强度的工作和长时间的沟通交流使得何富丽的身体有点吃不消,至今嗓子已经连续20多天红肿发炎,说不出话,但她始终坚守在抗疫第一线,践行着初心和使命,短短3个月就完成核酸检测25万人次。
“身为负责人,如果不以身作则,身先士卒,又怎么让大家信服呢?”何富丽这样定位自己的工作,同时她也是这样做的,何富丽参与采集点轮班,如果有突发情况、临时任务,需要增派人手、顶替上岗,她总是把自己排在第一个,哪里的岗位最苦、最难,她也冲在第一个,采集点的同事也被她这种精神折服。“真的是‘铁人’,白班夜班连轴也没见她休息,有她在总是很放心”。
被称为“铁人”的何富丽,也是父母的女儿、丈夫的妻子、孩子的妈妈,她已经很久很久没有陪伴过家人。她只能把所有的思念、愧疚情绪都转化成工作的动力,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责任与无畏!何富丽曾表示:对于孩子我很愧疚,但作为医务人员,这是我的职责,我必须这么干,我想给孩子做一个榜样,当他心目中的英雄,只有大家好,我们的小家才能好!”
平常时期站得出来,关键时期冲得上去。芸芸众生,何富丽没有轰轰烈烈的事业,没有顶天立地的英雄壮举。在日常工作中,她是一颗默默奉献的螺丝钉,在核酸采集攻坚战中,她却是一股顶天立地的中坚力量,用热血与青春书写着西区人的担当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