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行人:西区医院 发行时间:2022-06-10 10:49:28 点击数量:
近日,重庆西区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为一位左肺下叶恶性肿瘤患者成功实施了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该项技术的成功开展,填补了九龙坡区在呼吸介入方面的空白,标志着我院在整个呼吸疾病领域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必将为更多的患者带来福音。
患者病例
陈先生,48岁。2021年9月,因咳嗽、咳痰到外院就诊,经过胸部CT检查后提示为左肺下叶结节,进一步行纤维支气管镜+活检后诊断为鳞状细胞癌。2021年底辗转来到我院求诊,门诊确诊为左肺下叶恶性肿瘤(鳞状细胞癌T3N3M1aIVA期)。因患者胸部CT提示左肺下叶肿瘤包绕血管及支气管,无法手术切除,便在我院呼吸疾病中心胸外科接受了4周期化疗及8周期免疫治疗。
治疗后,患者仍有咳嗽、咳黄色粘液浓痰情况。为求第9周免疫治疗,于今年5月4日,再次来到我院,急诊以“左肺下叶恶性肿瘤免疫治疗”收入我院呼吸疾病中心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由于患者近期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在完善胸部CT检查后,考虑阻塞性肺炎,予以抗感染及3次气管镜下介入治疗后,病情好转。考虑患者一般情况稍差,同时化疗+免疫治疗不良反应大,经过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专家团队全面评估及充分论证后,制定了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的手术治疗方案。
5月19日,在局部麻醉下,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行政主任万耘团队成功为患者实施了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手术历时2个多小时,非常顺利。术后,患者无明显不适,现患者一般情况良好,无呼吸困难、胸闷、发热等症状,于5月23日顺利出院。
万主任介绍
肺癌主要由支气管动脉供血,很多肺转移癌也由支气管动脉供血,这是经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治疗肺癌和肺转移癌的理论基础。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BACE)是通过大腿根部的股动脉穿刺,引入一个很细的导管(直径约2mm),在X线透视下插到病变侧的支气管动脉内,造影明确肿瘤供血后,将化疗药物及栓塞剂按顺序注入肿瘤责任血管。
与全身静脉化疗相比,经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药物,使药物不经过全身血液稀释和肝脏代谢,首先直接作用于肿瘤,肿瘤内的化疗药物浓度可以达到静脉化疗的数十倍,因此显著提高了对肿瘤细胞的杀伤能力,在提高疗效的同时化疗药物的总剂量明显减少,减轻了对正常组织器官的损伤,减轻了恶心、呕吐、骨髓抑制等副作用,而医疗费用也有所降低。
同时,栓塞微粒不仅阻断肿瘤血液供应,还可使肿瘤组织内药物较长时间保持高浓度,有效地杀死癌细胞。
重庆西区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是国家PCCM规范化建设优秀单位,重庆市区域医学重点学科,重庆市临床重点专科,重庆市呼吸医疗特色专科,是重庆市尘肺康复站试点建设单位。是九龙坡区呼吸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九龙坡区医学会呼吸专委会主任委员单位,是“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尘肺病定点免费救治单位,科室引进原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呼吸科专家林科雄教授为学术学科带头人,形成了以林科雄、万耘为首的医疗人才梯队。在重庆市有较大影响力。
重庆西区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在尘肺、呼吸慢病、呼吸危重症、呼吸介入领域成绩突出,可开展双肺同期大容量肺灌洗术、肺康复、内科胸腔镜术、经气管镜针吸活检术、无痛气管镜术、经皮微创气管切开术、经皮肺穿刺活检术、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肠内、肠外营养支持技术、呼吸支持技术、支气管激发试验、过敏原筛查及呼吸睡眠监测等。